每一粒都是念,每一念都是愿
2015-06-29 15:16:00 来源:殊胜和善 浏览:7121

与佛珠有缘的心境来自你的心灵。佛珠是有灵性的。古风吹至今日,这是人类心境的遗痕。



佛珠的作用就在于“对治烦恼”与“提醒道念”。早在两千多年前,佛祖释迦牟尼应波流离王之请入宫说法时,即教导他用木槵子串成佛珠,集中念力称三宝名便可遏止烦恼修成佛道。



时至今日,众人的烦恼可以说是有增无减,选择一串心仪的佛珠佩戴己身,时时刻刻提醒自己善待自己,善待他人,从善如流,如此长往,怎能还有恶念呢?当我们从这小小的佛珠中感悟人生,且不「与佛有缘」亦是「善莫大焉」也。



时间就是上天,命运就是绕牵,它在给予人一些新东西的同时,也会将人身上那些与生俱来的东西收拾走,而对它,我们通常感到束手无策。怎么办?人的天性是祈善求真的,当我们面对一些困惑和无奈时,解开它还是要靠你自己。



你的心灵会告诉你:念一声佛名,即得往生,往生何在?其实,我们自落地时,已失去了天然的保护,自那时起,我们即开始了漫漫人生征途,心灵的归宿在哪里?



人要悟出一点来,“广度众生应度我”。这里所谓的度我,意思就是说,将我从有我或自我的境界中解脱出来,引领到无我的境界,而并不是说,我在自我的境界中定下了诚心向往的目标,佛祖就会将我引领到那个目标上去。说到底,人若悟不出这一点,恐怕是没有什么盼头的。



菩提无树,明镜非台的境界,非心底清静着不能一见,而心底能得到清静者,则必为修心、修性、修身、修行者。换言之,禅机并非祈求而来的,同样,不理佛事之人,其心境、品性、思维、举止等也完全有可能与禅机暗含,身在尘世也一样能将禅机参透。

殊胜和善广告位
© 2015 殊胜和善 京ICP备14005210号-1